張家界旅行社
張家界當地旅行社
張家界本地旅行社
-
搜索
站內
百度
搜狗
360
關鍵字:
今天是:
張家界天氣預報
首 頁
玻璃橋專線
散客參團
純玩包團
長沙參團
自助游
自駕游
線路自由定制
酒店預訂
關于我們
現在位置:
張家界旅行社
->
旅游指南
->
導游知識
->
神仙遺跡蘇仙嶺導游詞_郴州蘇仙嶺旅游景點導游詞
民俗風情
景點視頻
美食特產
攻略游記
旅游常識
導游知識
山歌試聽
本土人物
門票信息
神仙遺跡蘇仙嶺導游詞_郴州蘇仙嶺旅游景點導游詞
來源:張家界旅行社 | 作者:zjjlxs.com | 編輯:www.moratmarit.com | 訪問次數:
次
第
[1]
頁
各位朋友:
大家好!歡迎來到湖南著名風景名勝區(qū)——郴州
蘇仙嶺旅游
觀光。
郴州號稱“湘南門戶”,是湖南省14個市州中最靠南的一個地級市。郴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,自西漢設置桂陽郡起便是湘南政治、經濟和文化中心。郴州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早在漢時便有了蘇仙的神話故事流傳于世,后來《蘇耽歌》被收入《古詩源》,成為現存最早的民間古詩之一。三國時期,魏人楊元鳳編纂《桂陽記》,成為湖南第一部地方志。秀麗的山水風光和浪漫的神話故事,吸引了無數遷客騷人到郴州旅游,如宋之問、韓愈、柳宗元、劉禹錫、王昌齡、杜甫、李吉甫等。宋朝著名詞人秦觀在《踏莎行.郴州旅舍》中的一句“郴江幸自繞郴山,為誰流下瀟湘去!弊尦恢莞用勌煜隆
郴州旅游
區(qū)共有游覽點近百處,涵蓋了自然風光、文物古跡、革命圣地和民俗風情等各種類型。在眾多的旅游景點中,蘇仙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蘇仙嶺又叫牛脾山,位于郴州市區(qū)東側,海拔526米。“山雖不高”,但相傳西漢時期蘇耽成仙的故事就發(fā)生在這里,所以稱之為蘇仙嶺,享有“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”之稱。
現在所處的地方是遇仙橋。聽到這個名字,有些朋友可能會聯想到漢代留侯張良橋上遇黃石公傳授兵書的故事。不過,眼前這座橋與張良無關,是一位比張良晚幾十年的少年——蘇耽遇仙的地方。
在遇仙橋的對面,大家可以看見一座古樸的院落,這里就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“郴州旅舍”。郴州旅舍本是古代一座平淡無奇的客棧,因蘇東坡的弟子、“蘇門四學士”之一的秦觀曾經在此居住,并以此為題作詞一首而聲名鵲起。北宋紹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,秦觀被貶官流放,途中投宿這座客棧。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,秦觀看著窗外暮色朦朧,冷月鋪霜,身在陋舍,心憂天下,惆悵萬千地寫下了《踏莎行•郴州旅舍》這一千古名篇。原來的郴州旅舍早已毀棄,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在1989年按宋代營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風格重建的,內設三墻門樓,總面積達100多平方米。門樓正匾上的“郴州旅舍”四個大字由原湖南省政協(xié)主席劉正手書,展覽室的門額“淮海遺芳”由秦觀第33代孫、秦學會副會長、揚州大學教授秦子卿撰寫。
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到訪過郴州。前面剛看過秦觀到訪的遺跡郴州旅舍,這里的桃花居則與另一位名人有關,他就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。徐霞客是江蘇江陰人,生于公元1586年,卒于公元1641年。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,也是中國古代科學考察旅行的代表人物。1636年起,徐霞客離開家鄉(xiāng)進行了一次長達四年之久的遠游,次年經江西進入湖南郴州。在郴州旅行期間,有一天他在路上遇雨,正好見到附近有一座道觀,遂進去避雨。這座道觀就是
蘇仙嶺
上的乳仙宮,也就是現在的桃花居。這一段經歷在《徐霞客游記》中有記載。
現在所到的地方是白鹿洞,也就是神奇的蘇仙誕生地。相傳在西漢文帝年間,郴州東門外有位潘氏姑娘在郴江邊洗衣時發(fā)現順水漂來一根十分漂亮的紅絲帶。潘姑娘一時好奇,便用手去撈,卻不想絲帶纏在手上,怎么也解不開。情急之下,潘姑娘用嘴去咬,結果不咬則已,一咬,這絲帶竟然滑進了肚子里。過了一段時間,潘姑娘發(fā)現自己莫名其妙地懷孕了。在當時,未婚的女兒家懷孕可是見不得人的。為了躲避流言蜚語,潘姑娘逃到了牛脾山的桃花洞里。到了七月十五,潘姑娘生下一個男孩。這不明不白的孩子可不能帶回去,于是潘姑娘忍痛將兒子扔在山洞里回了家。兒是娘的心頭肉呵,過了幾天,實在放心不下的潘姑娘決定偷偷回山洞來看一看。在山洞口,她卻驚奇地發(fā)現,孩子安然無恙,一只白鶴正張開雙翅為孩子御寒,一頭母鹿正跪下前腿為孩子喂奶。這便是“白鹿洞”洞名的由來。唉,連動物都知道愛護生命,潘姑娘又怎么忍心再丟下孩子不管呢?于是潘姑娘毅然將孩子帶回家撫養(yǎng)成人。長大后,孩子要上學了,可沒有父親怎么取名呀?教書先生聽說后就問孩子:“你到學堂門口看一下,看到什么就告訴我!焙⒆映鲩T一看,有一個人用禾草串魚懸掛在樹上,自己枕著樹根呼呼大睡。教書先生說:“嗯,禾草串魚,是個‘蘚’字,枕樹而臥,是個‘耽I字,你就叫蘇耽吧!
少年蘇耽同母親一起住在牛脾山的山腳下,生活十分清苦。所謂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”,蘇耽從小就聰明懂事,每天上山砍柴補貼家用。有一天,在遇仙橋旁邊,他遇見了一位老仙翁,學會了仙術。從此,他治病救人,幫助鄉(xiāng)鄰,終于感動天帝,修道成仙,法號“蘇仙”,人們也就把他誕生和居住的牛脾山改名叫了蘇仙嶺。據說,蘇仙曾經多次幫助郴州老百姓度過瘟疫災害,所以直到今天,郴州當地不少老人們仍然供奉著蘇仙的牌位。 離白鹿洞不遠,大家可以看到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•位——三絕碑。秦觀去世后,蘇軾十分悲痛,將《踏莎行•郴州旅舍》的最后兩句“郴江幸自繞郴山,為誰流下瀟湘去!睂懺谧约旱纳茸由,并且附了“少游已矣,雖萬人可贖?”的跋語。后來,著名書法家米芾把秦觀的詞和蘇軾的跋書寫下來,流傳于世。南宋年間,郴州知軍鄒恭附庸風雅,命人將秦詞、蘇跋和米書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巖壁上,形成50.2厘米高、46厘米寬的摩崖石碑,世稱“三絕碑”。
三絕碑有很高的知名度。1960年,毛澤東主席在長沙接見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領導時,曾經專門提起過這塊石碑,并且饒有興致地當場背誦了《踏莎行•郴州旅舍》:
“霧失樓臺,月為津渡,桃源望斷無尋處。可堪孤館閉春寒,杜鵑聲里斜陽暮。驛寄梅花,魚傳尺素,砌成此恨無重數。郴江幸自繞郴山,為誰流下瀟湘去!
1963年,時任中共中南局書記的陶鑄來
郴州
視察時看了這塊三絕碑后,揮筆題道:“感其遭遇之不幸,因益知生于社會主義時期之有幸,反其意而作一闋,以資讀詞者作今昔之對比,而努力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。翠滴田疇,綠漫溪渡,桃源今在尋常處。英雄便是活神仙,高歌唱出花千樹。橋躍飛虹,渠飄束素,山川新意無重數。郴江北向莫辭勞,風光載得京華去!”
現在嵌在護碑亭右側墻上的就是陶鑄的手跡。大家不妨將這兩首詞對比看一下,細細體會其中的意境。
為了紀念秦觀這位著名的文學家,在三絕碑亭的左邊樹 了一尊秦觀的銅像。中國女排的隊員們每次到郴州集訓時都會到此漫步,陶冶性情。胡耀邦、李鵬、喬石、宋任窮、唐天際、鄧力群、楊得志、胡繩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到此瀏覽過。
過“初登仙境”亭,沿著石階向上,可到景星觀。景星觀位于蘇仙嶺半山腰,又名云中觀,始建于唐,是唐代著名道士廖正法修煉的地方。景星觀為磚木結構,硬山頂,民居式結構,分為上下兩廳、四間子屋、兩間廂房。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在郴州時曾經登山拜訪廖道士,并為他寫下了書序。大家在中廳看到這塊漢白玉碑刻,就是《唐韓愈送廖道士序》。
通過“蓬萊在望”亭,大家馬上就可以領略到蘇仙飛升的境界了。大家有沒有發(fā)現,路邊的松樹都只有一邊枝丫,而且全部是向西傾斜的?傳說蘇仙得道飛升之后,因為思念母親,經常從仙界降臨到蘇仙嶺的山頂,向西眺望郴州城里的故居,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。群松為蘇仙的孝心所感動,一齊探身向西,于是便形成了眼前的這些“望母松”。這就是“古郴州八景”之首的“蘇嶺云松”。
眼前這塊向前伸出的石頭就是升仙石,又叫跨鶴臺。在旁邊這塊突兀而立的3米多高的石壁上刻有“跨鶴臺”三個大字,下面的“升仙石”三字是元朝郴州總管、朝鮮人完者禿在元朝泰定三年即公元1326年所書的。傳說蘇仙在得到天帝升天詔前在這里同另一位神仙——王仙下棋。接引上天的白鶴來時,蘇仙一時匆忙,一腳踩在石頭上,險些跌下來,從此這里便留下了一個腳印。
后人在升仙石旁邊建有一座“飛升亭”。1934年,國畫名家王震根據蘇仙飛升的故事畫了一幅《蘇仙跨鶴圖》,刻在亭子里的青石碑上。碑高167厘米,寬78厘米,厚1215厘米。畫旁邊還有一首七絕:“流芳橘井詠蘇仙,未肯飄然絕俗緣。聞說當年應召去,一天白鶴舞翩翩。”在詩中所說的“橘井”有一個典故,據說蘇仙在飛升前預知
郴州
會爆發(fā)一場瘟疫,于是告訴母親在發(fā)生瘟疫后,用屋前井里的水和屋旁樹上的橘葉熬湯治療。后來蘇仙的母親果然用此方治好了鄉(xiāng)親們,從此,所有的藥行都用“橘井泉香”來作為宣傳招牌了。
徐霞客當年登臨蘇仙嶺時最后拜謁的一處勝境,就是前面的蘇仙觀。蘇仙觀是祭祀蘇仙的道觀,始建于西漢年間,后遭火焚。唐朝開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,唐玄宗下詔修葺蘇仙觀,以后宋、明、清都曾加以維修,才形成今天的規(guī)模。蘇仙觀南北朝向,長82.2米,寬41.5米,總建筑面積2464平方米。整個蘇仙觀呈現出宋代道觀風格,正殿高于廂房,為大屋頂、四角飛檐、犀頭粉墻、小青瓦、回紋窗,兩廂為雙層樓房。在正殿門前,大家可以看到門額上有“敕封蘇仙昭德真君”八字漢白玉盤龍御碑,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書的,長100厘米,寬50厘米,字徑5厘米x6厘米,直書,楷書陰刻,保存相當完好。
在蘇仙觀的后面,還有一間“屈將室”。1936年,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、楊虎城發(fā)動了震驚中外的“西安事變”,奠定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礎。事變和平解決后,蔣介石背信棄義,將張學良將軍囚禁終身。1938年春,張學良將軍就被囚禁于這間房間里。在這里,少帥寫下了“恨天低,大鵬有翅愁難展”的憂憤名句。他曾經住過的這間廂房窗前的桂花樹上,也留下了將軍拔槍怒射的累累彈痕。解放后,人們將幽禁張學良將軍的廂房開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陳列了大量革命歷史文獻資料,廂房也被稱為“屈將室”,近年新建的亭子則被命名為“少帥亭”。現在進入屈將室,去緬懷當年將軍經歷的崢嶸歲月吧。(
張家界旅行社
)
站在“少帥亭”上面,可以遠眺四處風光。蘇仙傳說的“奇”、松蔭古道的“幽”、壯麗河山的“雄”、山水勝景的“奇”,齊人胸懷,美不勝收。
·湖南西部(張家界)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
·熱線:
0744-8886622 / 8886611
·地址:張家界市華天城鉑金大廈六樓
相關文章
·
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(qū)將調低門票價格 9月起實行
·
武陵源、岳陽樓、東江湖等醞釀降價 湖南現四成A級景區(qū)免費
·
張吉懷旅游共同體新推四條精品線路 湘西州“接棒”輪值主席
·
張家界:公開表彰非遺傳承人 讓傳承有底氣有尊嚴
·
張家界旅游行業(yè)詐騙案昨日終審宣判
·
“書香張家界·天門大講壇”張家界傳統(tǒng)戲曲講座精彩開講
·
張家界市永定區(qū)緊抓2018年旅游安全工作
·
張家界三捧“長安杯” 安全讓旅游提質升級
·
張家界市首個國家級服務業(yè)標準化示范區(qū)落戶慈利
·
張家界大峽谷景區(qū)周邊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暨提質升級動員會召開
我要說兩句
用 戶:
內 容:
驗證碼:
查看留言
熱門旅游線路推薦
關于我們
|
聯系方式
|
公司證照
|
支付方式
|
網站地圖
|
手機版
|
返回頂部
|
張家界旅行社地接
Copyright 2010-2018 www.moratmarit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
湘ICP備11012673號-30
版權所有:湖南西部(張家界)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經營許可證編號: L-HUN-08017 地址:張家界市大庸路華天城鉑金公寓六樓
手機/微信:
17374497606 / 13307447877
傳真(Fax):
0744-8882218
7×24小時咨詢熱線:
13307447877
zjjxs@qq.com